学术活动

2022年暑期学校-凝血反应——简单生理现象背后的故事

我们一直说生命科学是一门探讨生命现象背后原因的学科,而董咸池老师的课程就带领我们走进了血液的微观世界中,一探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生理现象背后的复杂过程。

我们都知道受伤会流血,而一段之后就会止血,这正是生理学上的凝血反应。纵观历史,这种对自我组成的探索在公元前三四百年便开始了。而现代的凝血学说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从1900产生基本猜想,到现在科学家们逐步发现了各种凝血因子与相关反应。然而,关于血液系统的研究还是非常不充分的。在我国,有将近1/2的人最终死于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如中风、心肌梗塞、深静脉栓塞、弥漫性血管凝血、血友病等。所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凝血反应的机制,我们可以期待更好地解决异常的凝血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医疗水平的发展。

接下来董咸池老师深入介绍了凝血反应相关知识。我们首先要对基本的血液循环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它由血管系统和心脏构成。而其中流动的血液又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其中血小板在凝血反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凝血反应的过程主要有四步:血管收缩、血小板激活与级联(初级凝血和二级凝血)、血块收缩、血栓溶解。

第一步:血液内皮组织的破坏使一些因子释放,改变血流速度与血管形态。

第二步:初级凝血和二级凝血是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一个步骤。血小板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受伤内皮释放的vWF、胶原蛋白等物质,自身发生形变并释放信号分子(如ADP)募集其他血小板,粘附在破损部位。之后通过内源(以凝血因子III为起点)和外源(以凝血因子XII为起点)两个途径激活凝血因子X,通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凝血酶)->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的通路,形成正反馈的凝血级联反应,进而形成血栓。

第三步:血块收缩将内皮损伤处拉近,然而相关研究仍然是比较粗浅的。

第四步:通过TPA、UPA等物质溶解纤维蛋白,避免血栓继续增大。


通过董咸池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理学现象背后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精妙的反应,且有巨大的空间尚未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当今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中,一个致命的病症之一就是弥漫性血管凝血,所以我们仍然急切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挑战。


点击次数:10 更新时间:2022-07-05【打印此页】【关闭】